999精品,丝袜综合,大陆老熟妇性,中国老女人AV,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焦點速遞!“跨境理財通”投資者超3萬人 ,呈現出哪些特點
發(fā)布時間:2022-08-09 22:01:50 文章來源:
當前位置: 主頁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曹媛深圳報道近日,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披露“跨境理財通”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粵港澳大灣區(qū)參與“跨境理財通”個人投資者合計超3萬人,其中包括港澳投資者20906人,內地投資者9945人,涉及相關資金跨境匯劃11232筆,金額11.11億元。


(資料圖片)

2021年,來自深圳市前海合作區(qū)的齊軒,體驗了“跨境理財通”的“南向通”業(yè)務,在工作人員的協(xié)助下,他匯出6萬元購買香港存款產品,從簽約到申購用時1小時。而陶方是澳門居民,她利用珠海市橫琴合作區(qū)的金融服務,體驗了“北向通”業(yè)務,簽約并匯入5萬元,購買了內地銀行理財產品。

“跨境理財通”填補了居民個人跨境購買理財產品的政策空白,是繼債券通、滬深港通之后又一項金融互聯互通機制?!翱缇忱碡斖ā睒I(yè)務包含“北向通”和“南向通”。去年10月,“跨境理財通”首批試點銀行名單公布。

“跨境理財通”試點開展至今已有8個多月。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發(fā)現,“跨境理財通”業(yè)務在投資者、投資地區(qū)、試點銀行方面目前呈現出不同特點。投資主體:參與主體廣,南北向交易略有差異

從投資者角度看,“跨境理財通”的參與主體廣,且港澳居民業(yè)務辦理更加積極。此外,南北向投資者對投資產品的偏好也略有差異,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存款,而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理財產品。

參與主體的廣泛凸顯出三地居民對多樣化跨境投資理財的需求。截至2022年6月末,粵港澳大灣區(qū)參與“跨境理財通”個人投資者合計超3萬人,涉及相關資金跨境匯劃11232筆,金額11.11億元。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粵港澳大灣區(qū)居民彼此聯系密切,存在著多地居住、多地工作、購置房產、多類型薪酬結構等情況,并且香港也是離岸人民幣的主要交易市場,因此粵港澳大灣區(qū)會形成一個人流、資金流和物流的閉環(huán),那么必須要給在大灣區(qū)工作生活的居民,提供多樣化的投資理財通道。其次也是為滿足大灣區(qū)居民本外幣資產多樣化的訴求。

對比投資者數量,北向交易更為活躍。截至目前,“跨境理財通”個人投資者包括港澳投資者20906人,占比67.76%;內地投資者9945人,占比32.24%。

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牟牧律師指出,對比香港市場,內地理財產品的收益回報率普遍較高,銀行理財產品仍以穩(wěn)健為主。此外,人民幣匯率此前也處于上行通道,都使得內地理財產品對港澳投資者具有相對更強的吸引力。

董登新也表示,希望內地可以成為港澳居民投資理財的最佳選擇,甚至是避風港,吸引他們來內地發(fā)展、投資、創(chuàng)業(yè)等。

而從內地投資者角度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吳海峰指出,港澳投資者在跨境投資理財方面更多元化,內地投資者較缺乏外幣資產投資的機會,對境外理財產品的熟悉程度較低。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此前發(fā)布的《粵港澳大灣區(qū)跨境理財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也認為,開通初期“北向通”交易較為活躍,但考慮到香港金融產品更多元,長遠來看“南向通”也將日趨活躍。

數據顯示,南北向投資者對投資產品的偏好略有差異。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存款,而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理財產品。試點涵蓋主要的中低風險產品,包括存款類產品、基金類產品、債券類產品等。

截至2022年6月末,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購買投資產品市值余額為3.72億元。其中,北向通項下,港澳個人投資者持有境內投資產品市值余額為2.19億元,包含理財產品1.66億元、基金產品0.53億元;南向通項下,內地個人投資者持有港澳投資產品市值余額為1.53億元,包含存款1.35億元、投資基金0.17億元、債券0.01億元。

根據上述數據,可見粵港澳三地理財風格各異。根據上述《報告》,港澳居民缺乏穩(wěn)定可靠的固定收益類投資品,導致此類產品頗為緊俏。

董登新表示,內地理財產品多樣,較為穩(wěn)健。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全市場理財產品平均兌付收益率為4.334%。而內地投資理念更為“穩(wěn)健”,以存款、銀行理財為主,內地居民如果能購買港澳銀行的理財產品,實際上非常有助于分散幣種和市場風險。

而在過去幾年間,粵港澳大灣區(qū)居民的投資理財心態(tài)也趨于穩(wěn)健和保守。2021年,管理咨詢公司奧緯咨詢及世界經濟論壇聯合發(fā)表的調查報告顯示,近70%粵港澳大灣區(qū)投資者傾向買賣跨境投資產品,但其首要目標是分散風險并長線持有,其次才是提高回報,對境外投資回報的預期低于境內。投資地區(qū):港深穗珠等城市參與積極性較高

從投資地區(qū)觀察,粵港澳大灣區(qū)“9+2”城市群的業(yè)務往來情況各異。

首先,內地與香港業(yè)務往來較多。截至2022年6月末,內地與香港間往來的“跨境理財通”業(yè)務筆數5838筆,跨境匯劃金額8.37億元,占匯劃總額的75.34%;內地與澳門間往來的“跨境理財通”業(yè)務筆數5394筆,金額2.74億元,占匯劃總額的24.66%。

“從經濟發(fā)展水平、資本市場活躍程度、理財產品的豐富度等方面來看,香港顯然更受投資者青睞。”吳海峰表示。近幾年,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yè)務總規(guī)模在持續(xù)增長。香港證監(jiān)會發(fā)布《2021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顯示,從2018年的23.96萬億港元到2021年的35.55萬億港元,三年增幅接近50%。

其次,在大灣區(qū)九市中,深圳、廣州、珠海三市投資者參與南向通積極性較高。截至2022年6月30日,三市合計的“跨境理財通”業(yè)務匯劃金額占比高于70%。上述《報告》也指出,理財產品的發(fā)行數量和募集資金規(guī)模同地區(qū)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緊密相關。

細分來看,根據各地2021年統(tǒng)計局調查數據顯示,在廣東省21個城市中,深圳市以70847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一,廣州市位列第二,東莞、佛山、珠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6萬元。以珠海為例,截至2022年6月末,珠海橫琴合作區(qū)跨境理財通跨境收支達3020萬元,其中對澳往來收支占九成以上。試點銀行:超60家試點,國有銀行資金匯劃量最大

截至2022年6月末,國有銀行辦理“跨境理財通”資金匯劃量最大,占比為49.5%;股份制銀行占39.7%;外資銀行占10.8%。

牟牧認為,上述銀行占比差異也與獲客基數有關。銀行機構在境內外市場發(fā)展較不平衡,如國有大行在粵港澳大灣區(qū)均設有廣泛的業(yè)務網點,雙向客戶基數較大,境內外產品開發(fā)與銷售能力也更均衡。在“跨境理財通”試點開展前,業(yè)內便預測,在境內外均設有廣泛的業(yè)務網點的金融機構,能通過本行內部客戶轉介,以跨境聯動的方式獲客,將會在“跨境理財通”業(yè)務中占得先機。

根據德勤統(tǒng)計,截至2020年8月,共有21家銀行集團在港澳地區(qū)、大灣區(qū)內地城市提供銀行服務,其中16家在三地同時設有零售財富管理業(yè)務。

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在開展跨境理財投資方面各有優(yōu)劣。吳海峰分析稱,外資銀行的優(yōu)勢在于境外網點較多、客戶多,熟悉境外理財產品,但其內地客戶較少,且拓客能力不強。上述《報告》也指出,內地部分銀行在大灣區(qū)皆有廣泛業(yè)務,具備客戶資源稟賦,但資產配置稍顯不足,且僅幾家在香港開展零售銀行業(yè)務;港澳地區(qū)銀行在財富管理等零售銀行業(yè)務領域經驗豐富。

金杜律師團隊觀察發(fā)現,在業(yè)務發(fā)展之初,銀行機構主要在集團內部結成合作伙伴關系,等到市場運行成熟,逐漸與其他銀行機構展開跨境合作,取長補短、實現優(yōu)勢互補。發(fā)展趨勢:以穩(wěn)妥起步,逐步降低門檻

2021年9月,《粵港澳大灣區(qū)“跨境理財通”業(yè)務試點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印發(fā),規(guī)定了投資產品范圍及中、低風險等級、投資者資質、試點銀行業(yè)務資格等內容?!翱缇忱碡斖ā睂I(yè)務總額度和單個投資者額度設置上限。

金杜律師事務所楊曉荃律師表示,跨境理財通額度可能會隨著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及市場變化進行調整,舉例而言,若港股市場走強導致南向通業(yè)務更為火爆,投資人愿意通過理財通去接觸境外投資收益,南向通在安全可控的基礎上可能考慮將擴寬額度。

目前,“跨境理財通”試點涵蓋主要為中低風險產品,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目前跨境理財通處于摸索積累經驗階段,其投資范圍比較有限,還無法充分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投資需求,“基本上能夠入圍到這個產品籃子中的,大多屬于產品設計較規(guī)范,風險相對偏低或風險可控的產品?!倍S著試點工作的持續(xù)展開,跨境理財通的投資者人數會逐漸增加、交易量擴大,市場包容性提高、投資門檻會隨之降低。

隨著市場的成熟,董登新建議可以提供不同風險收益組合的產品,滿足各地居民多元化的理財需求,使大灣區(qū)跨境聯通更具吸引力。

但董登新也提醒投資者注意,一旦產品的豐富性提高,也意味著理財產品的風險波動范圍更廣,“那這就要求投資者風險意識更強,以及加強專業(yè)知識的了解。比如,跨境投資涉及匯率風險,那就需要投資者對匯率的走勢有一個基本判斷和預期?!?/p>

楊曉荃表示,投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市場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政策風險、交易對手風險等?!叭绻霈F投資糾紛,目前遵循的是“業(yè)務環(huán)節(jié)發(fā)生地”原則,爭議發(fā)生在哪里,就根據哪一側的投訴和爭議解決機制來處理。”《實施細則》第十二條也明確要求內地代銷銀行建立“跨境理財通”投資者權益保護和投訴糾紛解決相關機制。

(作者:曹媛編輯:辛繼召)

標簽: 投資產品 個人投資者 財富管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