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獨立 穿透
深蹲起跳,再造野望
作者:劉峻
(資料圖片)
編輯:劉明遠
風品:楊愛國
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
十年首度營收、凈利雙滑,門店擴張按下“暫停鍵”,子品牌“小鹿藍藍”戰(zhàn)略階段性調整......
從一路狂奔到減速降檔,三只松鼠的深變足夠決絕。只是,五年萬店已食言、“五年再造百億松鼠”還有多少勝算?
1
“百億關口”漸行漸遠
一季度凈利開門紅“省”出來?
4月26日,三只松鼠披露2022年財報:營收72.93億元,同比下降25.35%;歸母凈利1.29億元,同比下降68.61%;扣非凈利0.41億元,同比下降87.33%。
這是上市4年來,營收凈利首次雙降,面對最差成績單,曾被寄厚望的轉型戰(zhàn)略,似乎沒激起多大水花,“休閑零食王者”是否已盛名難副?
截至2023年5月10日,三只松鼠收盤價為20.85元,市值不足85億元,相比開年的38元,累計縮水超四成;相比2020年五月的90.8元,縮水超7成。
股價業(yè)績雙頹,何以走下神壇?
對于雙降,三只松鼠解釋稱,主動優(yōu)化門店、推動SKU結構調整、加大品牌費用投入等舉措均對當期利潤造成影響。同時,由于疫情對人力、運力產生影響,公司物流成本上升,疊加股份支付費用持續(xù)列支,導致當期業(yè)績發(fā)生變動。
的確,2022年疫情反復多數企業(yè)日子不算好過。正處關鍵轉型期的三只松鼠,想來甘苦自知。
然拉長維度,成長頹態(tài)早有跡可循。
2017年、2018年營收55.54億元、70.01億元。2019上市當年,營收達到高峰101.73億元。隨后掉頭直下,2020年為97.94億元、下降3.72%,2021年為97.70億元,再降0.24%,2022年甚至不足73億元,再沒跨過“百億關口”,且漸行漸遠、差距越拉越大。
對比競品更顯急迫:良品鋪子營收94.4億元,同比增長1.24%;凈利潤3.35億元,同比增長19.16%。鹽津鋪子營收增近三成至28.94億元,歸母凈利增長1倍至3.01億元;洽洽食品為68.83億元、9.76億元,同比增速15.01%、5.10%。
為啥同樣營商環(huán)境下,三只松鼠業(yè)績變臉呢?
不算苛問,今年一季度收入、歸母凈利19.0億元、1.92億元,同比增速-38.48%、18.73%。
對于增利不增收,公司表示,營收變動系主動優(yōu)化線下門店與低效批發(fā)渠道,核心品項堅果禮受外部環(huán)境影響產能不足而不達預期。另外,2023年貨節(jié)前移也帶來收入影響。利潤增長,則是高質量調整后產品毛利持續(xù)提升和費用降低。
誠然,一季度利潤超過了上年全年,且還是在營收下降近四成基礎上,著實難得、可喜可賀。然細品可見,主要是銷售費“摳”出來的。當季銷售費2.89億元,較上年同期節(jié)省近4億。
雖然凈利率10.09%,為上市以來同期最高,毛利率卻為28.27%,同比減少了1.29個百分點。且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幅只有0.77%。不禁疑問,企業(yè)核心盈利能力改善多少呢?
成長性不足,投資者自然用腳投票,伴隨股價震蕩,一些大股東也坐不住了:2022下半年,三只松鼠遭遇IDG資本和今日資本減持,其中,LT GROWTH INVESTME NTIX(HK)持股下降1.77個百分點;NICE GROWTH LIMITED下降1.97個百分點。
2
轉型效果不佳 有無錯付誤判?
深入產品端,方知松鼠“困境”。
財報顯示,企業(yè)產品以堅果類為核心,覆蓋烘焙、肉制品、果干等全品類休閑食品。
2022年,各細分品類均遇不同程度滑坡。其中,占據營收比超56%的堅果品類營收為41.07億元,同比下降18.8%;烘焙、肉制品、果干等品類的營收同比下降30.39%、33.24%、43.87%。
這意味著三只松鼠轉型效果并不理想。
2022年4月,三只松鼠曾發(fā)布戰(zhàn)略轉型公告:內容有聚焦堅果產業(yè)、主品牌縮減SKU,打造多品牌模式;以及通過建立示范或聯盟工廠等打通一二三產,銷售渠道也由發(fā)家時的電商模式向全渠道轉型。章燎源強調,要從單一品牌向多品牌轉型,重構品牌力、渠道力與產品力。
字斟句酌,從產品到生產再到渠道,可謂系統深變、刮骨巨變。然遺憾的是,規(guī)劃理想雖美,實操業(yè)績卻骨感,何時脫胎換骨、找回王者榮耀。
以多品牌模式為例,道路似乎并不好走:2022年營收仍主要依賴主品牌,子品牌“小鹿藍藍”收入僅4.91億元,收入占比不到7%。不僅結束了此前的快速增長,較2021年還略降了0.01億元。
至于定位方便速食的“養(yǎng)了個毛孩”、寵物食品“鐵功基”、定制喜禮“喜小雀”,更是貢獻羸弱,沒激起多少市場水花。
更玩味的是,財報對“小鹿藍藍”的表述也發(fā)生變化。2021年為“‘小鹿藍藍’自上線以來保持高速增長,位居全網寶寶零食類目第一。持續(xù)打造香香米餅、鱈魚腸、凍干奶酪塊等10余款千萬級寶寶零食細分類目TOP1大單品。”
2022年則變?yōu)椋骸啊÷顾{藍’自上線以來保持銷售額穩(wěn)步增長,位居全網寶寶零食類目前列。打造山楂棒、香香米餅、鱈魚腸等超10款年銷千萬元的寶寶零食大單品。
從產品端看, 三只松鼠一度涉獵廣泛、sku蔚為大觀。如早在2018年,就推出一款堅果飲料“第二大腦”,作為其進入堅果再加工業(yè)的首個試驗品,但不到一年就下線了。
平心而論,縮減SKU、聚焦堅果主業(yè)難能可貴,有利企業(yè)消除業(yè)績虛胖、提升發(fā)展質量。
然而,堅果業(yè)這個千億賽道已經變天:數據顯示,中國混合堅果業(yè)市場規(guī)模增速從2016年的400%下滑到2021年的16%。高增紅利消逝、競爭內卷加劇,三只松鼠聚焦之路有多好走呢?
再說渠道。之所以與同行業(yè)績產生較大差異,該因素是一重要考量。鹽津鋪子90%以上營收來自線下渠道,KA、經銷商雙渠道發(fā)力,新零售跟進。相比之下,三只松鼠一度近九成營收來自線上渠道。
當然,其本就是網紅起家,乘著電商東風躋身休閑零售王者。隱患在于,伴隨電商紅利期消逝,流量成本攀升,企業(yè)銷售費從2018年的14.61億元增至2021年的20.72億元,對凈利的吞噬力不可不察。且從上述近三年的營收連降看,線上營銷的邊際效應、雙刃效應不容忽視。
當然,三只松鼠近年不斷發(fā)力分銷業(yè)務,成績單夠拿的出手:2020年占總營收比11.9%、2021年、2022年分別為16.47%、20.21%??剂吭谟冢纯纯偁I收的持續(xù)下滑,上述占比增長似乎是犧牲其他業(yè)務換來的。以2022年為例,分銷業(yè)務營收達到14.74億元,第三方電商平臺營收則從64.79億元降至47.88億元。
再看凈利,不止2023一季度,2022年三只松鼠的凈利腰斬,也是費用精簡后的結果:財務費和管理費分別減少18.21%和0.1%,銷售費減少26.02%。
即便如此,銷售費仍有15.32億元,而同期研發(fā)費則同比減少33.2%至3843萬元。體量本就羸弱,降速還遠超其他費用。2021年研發(fā)經費5754萬,不及營銷費20.72億的零頭。
2022年,三只松鼠精簡了超四成研發(fā)人員,由2021年的186人縮到2022年108人,研發(fā)人員占比由4.03%降至3.95%。
不禁疑問,到底靠啥驅動核心成長?贏在當下及未來?
2023年一季度,研發(fā)費用同比再降50.25%。
行業(yè)分析師劉俊群表示,對于三只松鼠這類線上渠道為主的企業(yè)來說,流量見頂后獲客成本上升,推廣費自然居高,過多依賴不是長遠之計。且營銷還有邊際效用、雙刃效應,比如往期的瞇瞇眼等營銷亂象。想贏在長期穩(wěn)健、質量成長,最終要靠內在品質、特色創(chuàng)新,研發(fā)蓄力無疑是關鍵。謹防厚此薄彼,本末倒置,迷失發(fā)力方向。
沒錯,行業(yè)更內卷時,創(chuàng)新永遠是最有力的破壁利器,三只松鼠有無錯付誤判呢?
3
食安煩惱、關店陣痛
自建工廠能脫胎換骨?
或許,也有無奈與急迫。
起于電商三只松鼠,享受風口的同時也埋下“后遺癥”,比如曾重度依靠代工模式,以至被一些吐槽“三只松鼠不生產堅果,只是堅果產品的搬運工”。
言語或有偏頗片面處,卻是良苦用心。尤其面對一些食安風波,更將該模式置于聚光燈下。公開報道顯示,2022年7月,三只松鼠因脫氧劑泄露導致孕婦誤食遭到消費者質疑;兩個月后,三只松鼠再因油炸壁虎事件登上熱搜。
時至今日,仍不乏食安瑕疵的困擾聲。截至2023年5月10日21時,黑貓投訴上三只松鼠相關累計投訴量2202條。近期投訴內容主要為:真空包裝出現脹氣、吃出異物、食品發(fā)霉等。
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指出“代工模式讓三只松鼠得以在短時內迅速發(fā)展,且這一模式讓其規(guī)避了重資產的經營風險,但卻不能完全控制食品安全,同時無法掌控上下游的定價權?!?/p>
面對線上渠道不斷被削弱,若想真正實現全渠道運營,不僅需品牌效應和規(guī)模效應,也需靠整個食品安全支撐。
的確,無論長期生長還是眼下角力,食安都是重中之重,三只松鼠想從網紅變長虹、真正打破成長頹勢、夯實核心競爭力,產業(yè)鏈功課必須要補。
欣喜的是,三只松鼠進行了戰(zhàn)略方向變動。發(fā)力線下門店業(yè)務、自建工廠,以期提升產品及服務質量。
2020年,三只松鼠線下門店已從200多家火速增至1043家,增速高達170%。這一千多家門店中,有聯盟店、自營店以及O2O便利店。章燎源還曾提出“五年萬店”計劃,“預計2022年開出10000家線下門店”。
但根據2022年財報,三只松鼠自營店關店118家,新開1家,營收4.57億元,占比6.27%。聯盟店關店431家,新開44家,營收4.87億元,占比6.68%。截止2022年底,全年關店超500家,門店總數暫時定格在561家,距離萬店差距巨大。
對于大面積閉店,三只松鼠解釋稱:報告期內主動優(yōu)化現有門店,推動公司更輕負擔向線下門店新業(yè)態(tài)(自有品牌零食專業(yè)店)全面進軍。
直白些說,就是線下門店負荷高、成本大,轉而進入分銷方向。誠然,疫情反復疊加全新試水,三只松鼠難免有些水土不服,可回味上述萬店計劃又有無冒進激進、過于樂觀準備不足呢?開關之間、戰(zhàn)略搖擺中相應的時間成本、資金成本、機會成本又有多少?
好在自建工廠方面,三只松鼠做到了持之以恒。
2017 年 8 月,無為園區(qū)(兩期)培土動工,總占地面積 890 畝,集生產、檢測、物流、研發(fā)、綜合服務等多種功能區(qū)于一體。繼堅果分裝車間后, 示范工廠也取得實質進展,每日堅果 6 條產線 36 套設備率先投產。
目前,三只松鼠已初步打造了一套完善的堅果產業(yè)鏈,日均峰值產能近4.5萬箱,并采用直發(fā)模式,從生產到發(fā)貨可壓縮至 7 天以內。未來,隨著開心果、碧根果兩座示范工廠全面建成投產,企業(yè)將進一步開展招引合作者,致力于將示范工廠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殼堅果加工制造集群,助力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fā)展。
夯實產業(yè)鏈、優(yōu)化供應鏈,確是一件好事,有助提升品控風控、提升精細化、專業(yè)化水平。但也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里企業(yè)支出壓力不小,考驗資金鏈管理能力,能否真正救企業(yè)以水火、讓三只松鼠脫胎換骨,重拾升勢找回王者榮耀,仍需時間觀察。
可以肯定的是,結合上述營收連降、凈利波動、產品投訴、關店瘦身,三只松鼠仍在轉型爬坡的關鍵較勁期,需承受的陣痛劇痛肉眼可見。
4
深蹲與起跳
再造之路野望 能更快些更準些?
不變也不行了。一句話,只有企業(yè)的時代,沒有時代的企業(yè)。
好在,市場仍在上升區(qū)間。據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數據,預計2026年我國休閑零食行業(yè)零售額將達11427萬億元,2021-2026年年復合增長率約6.8%,其中堅果炒貨作為休閑食品中的新興品類, 年復合增長率達8%。
同時,2023開年以來快消賽道迅速回暖,也意味著中國經濟仍是一片大海,國民消費仍有巨大潛力等待釋放。
這對正處戰(zhàn)略轉型和 " 二次創(chuàng)業(yè) "較勁期的三只松鼠而言,無疑是最重要利好。
聚焦企業(yè)自身,瘦身收縮之外也有戰(zhàn)略進擊。
2020年,三只松鼠上新超 50 款堅果零食。其中,榴蓮腰果上線 4 個月,銷售額穩(wěn)居天貓風味堅果排名第一,實現超 10 款原有大單品市占率快速提升。
渠道營銷方面,則加強精細化水平、抓住“快變量”:提出新電商戰(zhàn)略,建立敏捷小組機制,從 " 店鋪運營 " 轉向 " 品類運營 "。在持續(xù)測試反饋中,不斷精細化運營,提升產品人氣。同時升級打造自有品牌零食專業(yè)店,力圖實現標準化、規(guī)?;l(fā)展。
產業(yè)鏈方面,則著眼 " 慢變量 "。截至 2022 年底,三只松鼠聯合伙伴在中國西南邊陲建立了夏威夷果原料種植基地,不僅有效促進當地堅果產業(yè)發(fā)展,且保證了自身供應鏈的高質高效。
三只松鼠表示,將借助全國化的品牌影響力、堅果核心品類優(yōu)勢和全品類開發(fā)的供應鏈能力,通過加盟拓展策略,將在近期快速開出一批高性價比的社區(qū)零食店。
無需贅言,把住快慢機、深潛背后,三只松鼠亦在痛定思痛、查漏補缺,補短板補功課,打磨精細化、專業(yè)化,以期深蹲之后再起跳、盡快渡過轉型陣痛期。
平心而論,任何轉型升級,都不是輕松話題,如烹小鮮如履薄冰,唯九死一生方能脫胎換骨,況且還是白刃競爭的休閑零食賽道,單從此看,對于決絕轉型、正處爬坡較勁期的三只松鼠,包括首財在內各界還需給予更多耐心、信心、更多掌聲與鼓勵。
只是,市場一日千里、競品、用戶、投資者都不等人。
以良品鋪子為例,不止今年主動投資“趙一鳴”零食,更計劃2023年新開 1000 家門店。除已有的3000多家良品鋪子門店,還于去年下半年拓展零食量販連鎖業(yè)務新品牌“零食頑家”。
休閑零食的下半場號角已然吹響,轉型之路、再造之路、起跳之路能否再快些、更準些、高效些,三只松鼠、章燎原時間多也不多。
本文為首財原創(chuàng)
標簽: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