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五收評《五不窮六不絕之后七向下翻身,大盤繼續(xù)構筑大型頭肩底的右肩部分》里,說到大盤下方多個體系的諸多要素形成的共振強支撐位時,聽海說了這些形成共振的諸多要素里,有兩項是最重要的,其中一項就是“大盤日線層面的兩條中線均線55日均線和89日均線”,之所以說它最重要的原因,當時限于時間和篇幅,僅僅是簡單地說了一句:“是因為這兩條中線均線均有共振的回踩需求”,說了周末再找時間單獨細說這個話題。現(xiàn)在就在此做個補充說明。
之所以說大盤的兩條中線均線,55日均線和89日均線,均有共振的回踩需求,主要是指的兩個方面:一、中線均線突破后都有回踩確認支撐的需求;二、中線均線拐頭后會有回踩(回抽)的需求。本文先說第一個,第二個后續(xù)再找時間單獨細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聽海使用的是斐波那契數(shù)列的均線體系,常規(guī)而言,中線均線指的就是55日均線、89日均線和144日均線這三條均線。它們在形成突破之后,都會有回踩確認支撐的需求,即便有時因為趕上持續(xù)放量,突破后沒有立即回踩確認,一旦量能方面不能持續(xù)放量之后,這個回踩確認就會補上的。
上圖為大盤截至本周五收盤時的日K線圖??梢钥吹剑t色箭頭所指向的5月31號,大盤是突破了55日均線(上圖中的藍色曲線),隨后的6月是開始迎來了兩市單日成交額持續(xù)放量至一萬億元上方的一個時期,所以當時的大盤是完全沒有對剛突破的55日均線進行回踩確認,就迅速拉開了和55日均線的距離。
這也是為何在黃色箭頭所指向的6月22號,大盤初次形成要充分短線調整的態(tài)勢時,聽海在當天收評會說個人傾向于看的調整目標位,是上面K線圖中綠色箭頭所指向的,大盤34日均線和55日均線共振之處的最主要原因,畢竟55日均線在突破之后一直還缺一個回踩確認。但6月22號當晚和次日開盤前,國常會和深改委是接連釋放了重磅利好(詳見6月23號收評),所以6月23號就形成了大盤是在三重回抽確認需求下,借助兩大重磅利好放量強勢收復失地,把該有的短線充分調整推遲到了7月初。
而在7月初確認了大盤會進行一次充分的短線調整后,聽海就說了預期的目標位,是大盤自4月27號持續(xù)反彈至7月5號的反彈區(qū)間的0.382黃金分割位3210.47點,它也和上面大盤日K線圖中,紫色箭頭所指向的,交匯在一起的兩條中線均線55日均線和89日均線,形成了共振。89日均線是一條非常重要的中線均線,在股評界里有“幸運線”、“鳳線”、“牛熊分界線”等稱謂,聽海也說過自己最看重的兩條均線就是89日均線以及號稱中線生死線的144日均線。大盤是在日K線圖中,藍色箭頭所指向的6月8號突破了89日均線,當時是有過回踩確認的,所以此前聽海主看的是對55日均線的回踩確認。
中線均線突破后會有回踩確認需求,并不是僅僅限于大盤的,其它指數(shù)甚至是個股都一樣適用的。個股方面,為了避免推薦的嫌疑就不舉例了,其它指數(shù)方面,老朋友們應該都還有印象,簡單地舉兩個例子就清楚了:
上圖為券商指數(shù)(399975)截至本周五收盤時的日K線圖。圖中紅色箭頭所指向的6月15號,是聽海最近唯一一次在收評里截這個指數(shù)的圖??梢钥吹剑诖饲?月8號它突破55日均線之后,趕上了放量并沒有對55日均線進行充分的回踩確認,然后在6月14號放量突破89日均線后,15號又緊接著沖擊144日均線,結果留下了一個巨量的長上影,然后就一路調整下來直至最近圍繞55日均線震蕩盤整。
2021年3月初,聽海說了圍繞代表中小盤個股的國證2000指數(shù)建倉,當時每天的收評也會寫一個相關章節(jié),周末也單獨加寫過好多篇相關筆記,當時的收評里,針對突破55日均線、89日均線和144日均線都有詳細的說明,當時也說了回踩確認之后就是右側加倉點的,新來的朋友有興趣的話可以查閱對應時段的收評,這里就不贅述了。
所以可以看到,把握好中線均線突破后的回踩確認需求,往往會對波段的操作帶來巨大的幫助。當然關于均線體系,在學校里作為課程,都得好幾門課程才能講得透徹的,所以聽海也不可能在篇幅受限的短短一篇筆記里,分享更多心得。對均線體系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借閱書籍或者購買相關課程深入學習:
當然如果有朋友采用的是常規(guī)的均線體系,而不是斐波那契數(shù)列的均線體系,中線均線突破后的回踩確認需求一樣是存在的。聽海之所以選擇斐波那契數(shù)列的均線,之前也說過的,在這個神奇的數(shù)列里,每一項都等于前兩項之和,相鄰兩項之商接近黃金分割數(shù)0.618,所以個人使用之后覺得這個體系的均線要優(yōu)于常規(guī)均線體系,所以最近幾年就改用這個斐波那契數(shù)列的均線體系了。
(堅持原創(chuàng)碼字不易,各位朋友認為有可取之處敬請點贊、關注等支持鼓勵或評論一起探討。認可文章觀點的朋友歡迎分享,轉發(fā)請注明出處!免責聲明:本文純屬聽海個人觀點,為聽海對股市思考的筆記,無法保證正確,不喜請勿噴!不構成投資入場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