償付能力不足、業(yè)績虧損不斷,合眾人壽轉機何存?
文/每日財報 程意
償付能力作為保險業(yè)務的“生命線”,其關系到險企未來長期穩(wěn)健的經營發(fā)展。為避免損害消費者利益,銀保監(jiān)會對險企償付能力進行嚴格監(jiān)管。從償一代到償二代二期,償付能力監(jiān)管制度幾經改革、日臻完善,形成了穩(wěn)定的三支柱體系。
(相關資料圖)
在這種嚴監(jiān)管體系下,不少險企的風險逐步暴露其中,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眾人壽”)已連續(xù)6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償付能力嚴重不達標。但對此,合眾人壽似乎無動于衷,既沒有申請過渡期,也沒有增資或發(fā)債計劃。
在經營業(yè)績上,從去年開始合眾人壽就再度陷入虧損,今年上半年累計虧損3.12億元。這或許和合眾人壽因償付能力不達標暫停了自營平臺互聯網保險銷售業(yè)務,壓縮利潤有關。而投資房地產業(yè)務“踩雷”,更讓其業(yè)績慘淡。
6個季度風險評級為C,償付能力不達標
自今年償二代二期工程落地以后,險企的償付能力就備受業(yè)內關注。截至目前,保險行業(yè)已有140余家險企披露了2022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12家險企的償付能力不達標,這其中就包括合眾人壽、渤海人壽、三峽人壽等壽險公司。
根據監(jiān)管要求,險企償付能力達標需同時滿足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以上。但上述險企償付能力不達標均因風險綜合評級未達B類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三峽人壽的風險綜合評級是從2021年第四季度的B類降為2022年第一季度的C類。渤海財險則從2021一季度起連續(xù)5個季度評級為C類,合眾人壽更是從2020年第四季度起連續(xù)6個季度評級為C類。
其中,合眾人壽償付能力下降的更為顯著。在2022年二季度,合眾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已跌至69.24%,逼近監(jiān)管紅線,是上市壽險公司中唯一一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壽險公司。
但目前,合眾人壽還未申請過渡期,且也未采取措施予以改善。據《每日財報》了解,合眾人壽上一次增資擴股還要追溯至2016年,彼時注冊資本增至42.83億元。在2018年,合眾人壽原計劃增資擴股引入戰(zhàn)投,預計募資超16億元,但最終不了了之。
而這些年,合眾人壽主要通過發(fā)債、轉股“回血”。在2020年12月,合眾人壽獲批公開發(fā)行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發(fā)行規(guī)模不超過20億元,并以1.3億元把所持合眾財險33.33%的股權轉讓給吉利控股。但這些對于合眾人壽而言,只不過是杯水車薪。
業(yè)績斷崖式下滑,房地產投資頻繁踩雷
在償付能力急劇下滑之時,合眾人壽的業(yè)績出現斷崖式下滑。在2021年,合眾人壽凈利潤虧損5.24億元,較2020年的6.41億元下降181.75%。對此,合眾人壽表示,主要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資產配置承壓和準備金計提增加,對短期財務利潤形成下行壓力。
在今年上半年,合眾人壽保險業(yè)務收入與凈利潤紛紛下滑,保險業(yè)務收入123.0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8.97%;累計虧損3.1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65.82%。
據《每日財報》分析,在去年10月,銀保監(jiān)會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保險機構互聯網人身保險業(yè)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險企開展互聯網人身保險業(yè)務,須滿足連續(xù)4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120%,核心償付能力不低于75%,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以上等。
顯然,合眾人壽的償付能力并不符合要求,所以其不得不暫停自營平臺互聯網保險銷售業(yè)務。而互聯網保險作為保險銷售與服務的一種新形態(tài),其市場前景廣闊,相關業(yè)務持續(xù)增長。所以,這對合眾人壽而言是巨大的損失。
但除此之外,合眾人壽業(yè)績承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地產投資踩雷所致。據了解,房地產行業(yè)一直是合眾人壽重點投資領域之一。在2014-2019年間,其投資性房地產額度維持在90億元左右,占總資產的比例約10%。
從2020年起,合眾人壽投資性房地產額度突破百億,到2021年末已達到110.09億元。在其所涉地產項目中,合眾人壽對恒大地產相關項目的投資較大,單一風險較高。
截至2021年末,合眾人壽與恒大地產相關投資項目余額高達141.6億元(含股權投資),通過收購股權和設立有限合伙企業(yè)等方式直接或間接投資恒大地產相關子公司以及設立子公司購買恒大地產相關物業(yè),由此形成的資產賬面余額高達122.3億元。
對此,合眾人壽也正嘗試化解風險,計劃將所持超百億的恒大地產相關資產項目,通過轉移給大股東中發(fā)實業(yè)集團或由股東補足投資差額的方式,倆擺脫地產投資踩雷所帶來的致虧包袱。據悉,目前雙方擬轉讓的基金份額約30.3億元,但能否如愿還不得而知。
公司信用等級下調,合眾人壽何時迎新任總經理
正因合眾人壽在房地產行業(yè)投資的非標資產規(guī)模較大,投資業(yè)務集中度高,且部分非標投資資產已發(fā)生違約。在去年7月,聯合資信評估確定下調合眾人壽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A-,下調“21合眾人壽”信用等級為A+,評級展望為穩(wěn)定。
此外,穆迪亦指出,合眾人壽有較大信用和集中度風險的非標資產敞口增大,進一步侵蝕了其轉弱的資本狀況。且高風險資產敞口帶來的潛在減值支出增加會繼續(xù)令其償付能力承壓。
不堪重負的合眾人壽,該如何扭虧為盈?又該如何提升自身償付能力?而這一重擔則將由其新任總經理擔負。
在今年2月,合眾人壽發(fā)布公告稱,因公司經營管理需要,并經自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22年2月14日起,公司原總經理劉立新不再擔任該職務,聘任夏樹海擔任公司臨時負責人。
劉立新是合眾人壽一手培養(yǎng)起的核心骨干人物。早在2005年合眾人壽成立之初,劉立新便負責籌備其黑龍江分公司,并擔任一把手。在其被調任總公司之后,相繼出任總監(jiān)、總裁助理、副總經理等職務。
在2018年,合眾人壽原總經理柳志堅因個人原因辭職,此后該職位就空懸2年之久。直至2020年2月17日,時任副總經理的劉立新才開始擔任公司臨時負責人,在當年6月順利出任公司總經理一職。
夏樹海入職合眾人壽的時間雖不及劉立新,但與合眾人壽也頗有淵源。出自平安系的夏樹海,在2005年便離開平安人壽,加盟合眾人壽出任總裁助理一職。2007年,夏樹海選擇回歸平安人壽。直到去年4月,再度回歸合眾人壽,出任副總經理一職。
現在,夏樹海還只是合眾人壽臨時負責人,其能否順利轉正成為合眾人壽新任總經理還尚存變數。對此,《每日財報》將持續(xù)關注。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