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這樣的鏈接,小心你被定位!
點“允許”“不允許”都可能被定位。
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蘇檢宣 記者劉瀏)一個小游戲邀請、一個微信紅包或者一條聳人聽聞的新聞,微信中這樣的鏈接如果不小心點開,可能就會暴露自己的位置信息。同時,如果想找人,通過這種方式也能“精準定位”。張某多次通過微信非法獲取、提供他人行蹤軌跡信息,非法獲利人民幣17000余元。日前,常熟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張某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詐騙罪提起公訴。
張某偶然在百度上看到有人聲稱只要一個簡單的鏈接,就能輕松定位你想找的人的地理位置,頭腦活絡(luò)的張某便想到利用這個賺錢。張某隨即同“賣家”聯(lián)系,“賣家”發(fā)給他一個網(wǎng)址,點開里面有充值說明和使用說明,199元使用一個月,不限次數(shù)。充值后,張某開始在網(wǎng)上找需要定位服務(wù)的人,還在自己的朋友圈打起了廣告。
很多時候客戶都有所顧慮,張某便會讓客戶試用一次定位服務(wù),基本定位結(jié)果顯示的位置信息與客戶所在位置都是高度吻合的。雙方談妥價格后,張某通過“客戶”提供的需要尋找人的信息添加對方為微信好友,獲取到對方位置信息后再反饋給“客戶”。張某是如何成功定位的呢?他先向被定位者發(fā)送一條文章鏈接,當被定位者點開張某發(fā)送的鏈接時,會收到一個申請獲得地理位置等信息的提示。如果被定位者點擊“允許”,其地理位置信息將被精準定位,精確位置只相差20—50米,如果被定位者點擊“不允許”,依然會被系統(tǒng)定位,只是定位準確度會有所下降。
張某的“定位服務(wù)”也有失手的時候。張某的其中一位客戶江某平時承接各類工程,一個老板欠了他幾十萬工程款,人卻消失不見了,為了找人江某便在網(wǎng)上留言找人,張某看到后便主動同江某聯(lián)系,表示自己能幫他找到人。急著找人的江某很快支付了費用,隨后江某按照張某提供的定位圖,帶了自己下面的20個工人趕到定位地址找了兩個多小時,卻始終沒有找到人。原來,通過微信鏈接定位有一個“弊端”,如果對方始終沒有點開微信鏈接,那么張某就無法順利定位對方位置。但是“客戶”的錢已經(jīng)收了,這時張某選擇隨便定位一個地址發(fā)給對方交差了事。
經(jīng)審查認定,2018年至2019年2月,張某多次通過微信非法獲取、提供他人行蹤信息,非法獲利人民幣17000余元;通過微信提供他人虛假行蹤軌跡信息,騙取被害人3000余元。日前,常熟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張某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詐騙罪提起公訴。
標簽:
熱門
關(guān)于我們| 廣告報價| 本站動態(tài)|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所有| 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905 144 107@qq.com
同花順經(jīng)濟網(wǎng) 豫ICP備20014643號-14
Copyright©2011-2020 www.09115.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