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智庫根據機構提供的數據,從目的地旅游訂單量、機票預訂量、高鐵預訂量、酒店預訂量、景區(qū)門票預訂量五大維度,也是行內認可的目的地復蘇指數梳理發(fā)現,2023年一季度,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深圳、重慶、西安、南京、武漢成為國內旅游目的地TOP10城市。
北上廣領跑全國
(資料圖)
2023年一季度國內旅游目的地TOP10城市中,得益于商旅的快速復蘇,北上廣領跑全國。
除北京出現景區(qū)門票預訂量同比增長300%外,上海、廣州的景區(qū)門票預訂量增幅并沒有出現“暴增”的情況,雖然也有100%以上的增幅,但主要源于前一年指標過低,兩地景區(qū)門票預訂量分別同比增長154%和134%。
這樣的趨勢,在完全擺脫疫情陰霾的第一個法定小長假“五一”,得到延續(xù)。
在攜程根據目的地旅游整體訂單量排序,今年“五一”熱門旅游目的地TOP10中北京、上海依然穩(wěn)居前兩位。雖然廣州下滑至第五名,成都擠進TOP3,但總體TOP10城市并沒有發(fā)生根本改變,依然是一季度這10個城市。只是位次略有調整,分別是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廣州、南京、重慶、西安、武漢和深圳。
在旅游訂單量維度,北上廣三地一季度訂單量增幅在合理區(qū)間內,并沒有出現典型旅游城市的暴增,目的地為三地的旅游訂單量同比增幅分別為112%、76%和61%。
三地的機票、酒店和高鐵的復蘇指數總體理想,其中目的地為北京的機票、高鐵、酒店訂單的同比增長分別為47%、122%和147%;目的地為上海的機票、高鐵、酒店訂單的同比增長分別為48%、98%和84%;目的地為廣州的機票、高鐵、酒店訂單的同比增長分別為39%、50%、和109%。
區(qū)域型重鎮(zhèn)領銜復蘇
相比于北上廣,區(qū)域重鎮(zhèn)的復蘇更多呈現出旅游業(yè)與區(qū)域經濟起飛的雙引擎。
從城市分布看,除深圳為一線城市外,成都、杭州、重慶、西安、南京、武漢均為各區(qū)域經濟中心。
以杭州為例,除了“電商之城”的標簽之外,一季度的旅游業(yè)復蘇同樣可圈可點:目的地為杭州的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01%,景區(qū)門票預訂量更是出現了同比增長647%的增幅;機票與酒店方面,杭州同樣表現不俗:一季度目的地為杭州的機票預訂量同比2022年同期增長63%,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167%,增幅不亞于一線城市。
這些城市基本都是各個省重要的經濟、人流、物流的中心,同時也是交通最便捷的城市。目前,無論是商旅還是休閑觀光型旅游都在逐步恢復,在這個全線復蘇的過程中,這些城市的自身區(qū)域優(yōu)勢、資源吸引力、旅游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的完善程度,再包括整個城市的接納能力,都是導致其更有吸引力的原因。
在“先天優(yōu)勢”下,這些區(qū)域重鎮(zhèn)也在不斷通過“后天努力”進一步引流。其中,杭州打出了“免票經濟”,成為一季度一批景區(qū)免費開放城市中最早、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城市。據杭州有關部門測算,41個國有A級景區(qū)免首道門票3個月,相當于發(fā)出去5.6億元“紅包”。
據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統(tǒng)計,一季度,免票景區(qū)共接待游客1305.7786萬人次,占全市接待游客量的一半以上。不僅市民游客得了實惠,旅游業(yè)也迅速“回血”:1-3月,杭州全市住宿設施累計接待過夜游客1504.6萬人次,同比增長79.1%。
類似的情況還發(fā)生在了“英雄的城市”——武漢。2023年一季度目的地為武漢的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91%,景區(qū)門票預訂量同比增長534%。機票與酒店方面,目的地為武漢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39%,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192%。
其中,櫻花效應再一次帶動武漢一季度旅游業(yè)強勢復蘇:3月12日,武漢大學宣布,櫻花開放管理期間,社會公眾可預約入校賞櫻,遲來三年的賞櫻之旅得以重啟。有數據顯示,消息發(fā)布后,“武漢”“武大”瞬時搜索量環(huán)比前一日增長4.1倍。武漢3月酒店預訂量超過疫情前1倍,武漢大學周邊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13倍。
商旅的爆發(fā)
相比于休閑旅游,一季度市場的復蘇更多的是體現在商旅活動,壓抑了三年的需求,在今年一季度集中釋放,商旅市場率先復蘇。
以北京為例,深藍智庫調查發(fā)現,包括中國大飯店、北京諾富特和平賓館、西苑飯店等北京多家高端商務酒店春節(jié)后恢復迅猛,入住率達80%,甚至有個別酒店達到90%。
錦江酒店(600754)(中國區(qū))經營數據顯示,2023年2月,北京、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的商旅預訂量環(huán)比提升近60%,整體出租率也已超過2019年同期11%。以成都、武漢、合肥、南京為代表的新一線及省會中心城市成為熱門差旅目的地,商旅預訂量相對低一些,環(huán)比增長幅度接近40%。
根據會議預訂平臺會小二數據,2023年2月平臺客單價較往年同期增長70%,近一個月新增會議需求數量超2019年同期。
另據全球領先的酒店數據服務提供機構STR數據,春節(jié)后第一周酒店行業(yè)整體RevPAR(每間可銷售房收入)恢復至2019年節(jié)后首周的117%。高線城市恢復好于低線城市,主要系商旅需求恢復程度超預期帶動。
不僅僅是商旅市場,由于一季度疊加探親訪友、務工返工等因素,也使得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率先復蘇。
據攜程數據,2023年一季度,國內高鐵訂單量同比增長55%;訂單量TOP10目的地城市分別是北京、廣州、上海、成都、杭州、重慶、深圳、南京、鄭州、武漢,主要集中在商旅市場較為龐大的城市。其中,北上廣一季度高鐵訂單量分別同比增長122%、98%、50%。
據交通運輸部初步匯總測算,2023年春運40天,全社會人員流動量約47.33億人次。其中,營業(yè)性客運量約15.95億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50.5%,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53.5%。
過去三年,在就地過年倡導下,很多在大城市務工打工的人沒有回家,今年春節(jié)返鄉(xiāng)需求激增,被抑制了許久的出行需求一瞬間就會被釋放。諸多因素疊加,使得休閑游一季度沒有跑贏商旅。
專家點評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宋昌耀:
旅游復蘇與經濟發(fā)展、產品供給聯(lián)系緊密
從一季度看,旅游復蘇指數較快的城市都是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這些城市從經濟發(fā)展上看,旅游目的地復蘇TOP10城市都是GDP排名前20,大部分都位列前10,這直接決定其在全國商旅市場中的重要地位;從城市規(guī)模上看,這些城市都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本地人口旅游休閑需求巨大,本地人游本地就能夠支撐巨大的旅游消費市場;從消費業(yè)態(tài)來看,這些城市不斷創(chuàng)新旅游產品、打造城市旅游,對年輕人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而他們正是旅游的主力軍。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旅產業(yè)研究院副教授吳麗云:
客流量、接待及吸引力是北京復蘇關鍵
整個旅游市場、經濟活動的復蘇也一定是從最大的市場開始。北京的商旅客人相比國內其他城市要多很多,而商旅也會對整個旅游數據的拉動具有很大的推進作用。像北京這樣大城市的客流量基數、接待能力以及旅游市場的吸引力本身就非常強,所以成為了旅游業(yè)復蘇的“領頭兵”。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教授谷慧敏:
免票經濟激發(fā)價格敏感客群
免票經濟毫無疑問會為當地帶來一波熱流,進一步吸引到部分價格敏感型的客人。這種特殊的促銷活動,放在杭州這種本身就是國內知名旅游城市,更會為當地市場復蘇注入強心劑,從而快速激發(fā)出市場的活力,經濟與旅游相互促進。
標簽: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