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不少銀行下調了部分客戶的非柜面交易額度,線上支付、轉賬不再“無拘無束”,這讓用習慣了線上支付、轉賬的受影響用戶一時間難以適應。
多家銀行調整非柜面業(yè)務限額
近日,一位小微企業(yè)主介紹,自己的招商銀行借記卡此前都是自定義額度,因為自己做生意,經常需要大額的資金進出,但后來被限制為5000元/天。
為此,該小微企業(yè)主第一次去銀行調額,結果只給提到10萬/天,但這個額度顯然不夠,他只能第二次去銀行提額,銀行提到了50萬/天。
如果提升到100萬/天,該小微企業(yè)主需要拿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到再到銀行去核實,而且,銀行也會根據他非柜面的支出需求,要求他提供各種相關的輔助材料進行審核。
“可能是因為做生意的原因,自己在銀行被歸納為流動群體,為此還需要提供房產證,證明是長期居住,不屬于流動群體。”該小微企業(yè)主稱,一旦出現(xiàn)臨時大額資金的轉賬需求,要么申請當日的臨時額度,過了當日就失效,要么就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往銀行跑,非常不方便。
與此同時,該小微企業(yè)主選擇的某股份制銀行代發(fā)員工工資,而這些員工的非柜面支付限額依舊被設置為5000元/天,這也就意味著,員工收到工資后,如果選擇線上轉賬,要分幾天才能完成。
所謂非柜面支付,是指個人結算賬戶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柜員機、POS機具、第三方支付等非柜面渠道辦理的資金支付。今年,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監(jiān)管要求下,不少銀行調整了非柜面交易額度。
在全國性商業(yè)銀行方面,比如農業(yè)銀行官網發(fā)布“關于調降部分客戶網絡金融渠道交易限額的公告”稱,近期電信網絡詐騙頻發(fā),為保障客戶賬戶和資金安全,落實監(jiān)管規(guī)定,我行會陸續(xù)對部分客戶個人網銀及掌銀轉賬限額進行調整。
股份制銀行方面,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公告:自2022年5月12日起,該行將對網上支付交易限額進行調整,網上支付交易默認單筆限額及單日限額本次統(tǒng)一調整為10000元人民幣。
據了解,在部分省份內,城商行、農商行更是集中調整了非柜面業(yè)務限額。
比如,在福建,龍海農商銀行公告稱,該行將批量調整個人結算賬戶非柜面業(yè)務限額。所謂批量調整是指該行參考客戶預留的個人信息(年齡等)、近6個月收付款交易金額、筆數以及賬戶余額等因素后,對賬戶進行風險分級分類后設置不同檔次的非柜面業(yè)務限額。
龍巖農商銀行發(fā)布公告稱,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龍巖市中心支行和龍巖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lián)席會議辦公室關于《加強存量賬戶管理的通知》要求,該行將批量調整該行非活躍個人結算賬戶非柜面業(yè)務限額,設置單日累計支付限額調整為1000元。
被下調賬戶多存在交易異常情況
早在2016年,央行下發(fā)《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就明確表示,要全面推進個人賬戶分類管理,加強銀行非柜面轉賬管理,銀行應約定非柜面渠道向非同名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轉賬的日/年累計限額和筆數,超出的應該銀行柜面辦理。同時,存在大量轉入轉出交易的,應該進行交易背景調查。
2021年9月,央行又發(fā)布了《關于做好流動就業(yè)群體等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銀行應當建立個人賬戶分類分級管理體系,審慎與客戶約定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快捷支付等非柜面業(yè)務,并合理設置非柜面渠道單一賬戶資金轉出總限額、交易筆數、驗證方式等,后續(xù)可根據客戶正常合理需求或臨時需求、賬戶風險情況等動態(tài)調整。
“事實上,調整非柜面交易額度的銀行并不多,有些銀行也只是針對部分地區(qū)、部分客戶下調,并不是一刀切,受影響的客戶是比較少的。”招聯(lián)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稱,部分被下調的賬戶可能是被認為交易存在異常的情況。比如,出現(xiàn)頻繁的、大額的資金進出等。
“在境外,銀行賬戶大額的資金進出往往需要履行報告制度,我國相關的監(jiān)管要求也在逐步完善之中。”董希淼表示。
為此,董希淼建議,銀行在調整非柜面交易額度的過程中,工作可以做得更加細致一些,大數據分析要更加精準,以減少對正常賬戶的影響,另外,個性化申請?zhí)犷~的流程也要優(yōu)化,提升用戶體驗。 (安卓)
標簽: 多家銀行調整非柜面限額 線上支付 轉賬支付 銀行調額
熱門
關于我們| 廣告報價| 本站動態(tài)|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所有| 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905 144 107@qq.com
Copyright©2011-2020 www.09115.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