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慧君 編輯|過江鯽 數據來源|iFinD
十二歲的平安基金“大器晚成”,規(guī)模剛剛在同行前20內站穩(wěn)腳跟。與頭部老牌公司相比,保險系出身的平安基金在股票投資上還面臨許多考驗。
近兩年,平安基金的投研團隊中也涌現出如李化松、神愛前等名將。但由于偏重固收、權益產品,目前仍存在基金經理一拖多、迷你基金數量多等情況。
(資料圖片)
在“固收+主動權益”雙輪驅動的格局下,平安基金的權益類產品表現究竟如何?
權益類排名
我們知道市場上有眾多種基金經理的評選,也有很多專門評測基金經理各種能力的努力。但我們認為長期收益率是檢驗基金管理人投資能力最直觀、簡明標準;我們還認為好基金經理不單只是某一只基金表現亮眼,而是在管的所有基金都能處于行業(yè)中上游水平。
基于以上評判準則,我們選定了“總年化收益(得分)”指標,即計算每一只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并歸于相應的基金經理旗下,各基金經理將旗下所有基金年化收益率相加得到。指標越高,表明基金經理人投資能力越強,反之越弱;同時我們平均了基金經理管理旗下多只基金產品的“單位收益%”,以便更全面地判斷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
用上述方法我們對平安20名權益基金經理和他們所管理的118只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剔除2022年新成立基金,數據日期截至2023年1月8日)進行了比較研究。
下圖是平安基金權益經理收益具體排名:
長期表現好的前20%基金經理
平安基金總年化收益在前20%的基金經理,得分區(qū)間分布為31.08%—63.89%,其中表現最好三位基金經理是丁琳63.89%、成鈞46.78%、神愛前44.26%。
單位收益來看,前20%的基金經理得分為6.78%-9.13%。其中丁琳最高為9.13%;其次是神愛前8.85%、張淼8.61%。由于張淼管理的產品僅有1只基金A/C兩個組合,真正實力還有待觀察。
丁琳,廈門大學國際金融專業(yè)碩士,曾擔任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投資經理,2020年4月加入平安基金。
丁琳旗下管理的7只基金,最短成立年限也在3年以上。丁琳進入平安基金還不足3年,也就是說,當前她的在管產品均離不開前輩成績的影響。
以表現最好的平安核心優(yōu)勢混合A為例,從成立之初到2020年9月,負責管理的為名將李化松,他任職期間,實現了88%的總回報和46.54%的年化回報;丁琳接手之后,2021-2022兩個完整年度,收益率分別為4.05%、-18.82%。
成鈞的情況則不太一樣,他旗下管理的基金盡管投資類型屬于股票型,但與主動權益類產品不同的是,多為被動型指數基金。
成鈞于2017年2月加入平安基金,現任資產配置事業(yè)部ETF指數部指數投資總監(jiān)。他的這些指數型產品以特定指數為投資對象,回報較為穩(wěn)定,半數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超過6%。
其中創(chuàng)業(yè)板PA曾在2020年創(chuàng)下收益率67.03%的好成績,盡管指數型基金普遍前兩年受大盤影響損失較大,但拉長戰(zhàn)線來看,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仍達到了11.47%;僅成立一年的港股醫(yī)藥則由于大盤影響疊加醫(yī)藥行業(yè)下跌形勢,年化收益率僅為-16.28%。
在前三名之中,神愛前是平安基金近幾年主動權益類繼李化松之后又一名將。除成立剛滿一年的平安品質優(yōu)選混合外,其他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達到20%左右。
不同于李化松一加入平安就單槍匹馬帶領起了投研團隊,神愛前早在2014年就加入了平安基金,2016年開始擔任基金經理,直到近兩年才開始嶄露頭角。
在我們之前對平安基金的研究中,已經發(fā)現其投研團隊基金經理“一拖十”這種高負荷現象屢見不鮮。而近7年的任職經驗中,神愛前是難得能夠保持“少而精”的健康狀態(tài)去管理基金的。
再次回歸單位收益來看,丁琳9.13%的成績離不開前輩的支撐、成均在高負荷狀態(tài)下保持4.13%的平穩(wěn)回報,而神愛前8.85%的成績在其中已經算是突出了。
平安的投研團隊中,目前沒有能夠創(chuàng)造10%以上單位收益的權益類基金經理。
長期表現差的前20%基金經理
平安基金后1/3的基金經理年化總收益,得分區(qū)間從-68.35%至-15.23%,最差三位基金經理是黃維-68.35%、劉潔倩-41.70%、錢晶-21.26%。
單位收益方面,后20%的基金經理得分從-5.96%至-2.54%。最差的三名分別為劉潔倩-5.96%、張恒-5.43%、黃維-4.27%。
具體來看,黃維就屬于典型的“一拖多”高負荷,在管產品共16只(含A/C不同組合)。
這種情況下,基金經理就難以保證專注于每個基金產品。成立年限長的基金,黃維的表現還不錯,年化收益率8.40%-22.73%;但對于近兩年新成立的基金,疊加市場波動趨勢,收益率就普遍為負,成立不足2年的基金年化回報為-16.45%至-21.52%。
劉潔倩、錢晶2名基金經理的情況則較為類似,管理產品都為被動指數型。
在機構派此前對工銀瑞信權益類產品的排名之中,表現最差的3名也均為被動指數型基金經理??梢娫诖蟊P形勢影響下,近兩年新成立基金要達成正收益是比較困難的,長周期產品的回報表現則要稍好一些。
單位收益來看,相較起長周期產品更多的錢晶成績?yōu)?1.93%,要好于劉潔倩-5.96%和黃維-4.27%。
領頭羊VS黑馬,誰才能鎮(zhèn)住場?
平安基金向來都給投資者輕權益、重固收的印象。事實上,其投研團隊并不是沒有優(yōu)秀的人才。2018年從嘉實“挖角”而來的李化松、和近兩年嶄露頭角的神愛前,都算得上是有成績、有口碑的名將。
李化松自加入平安基金以來,曾經用兩年時間創(chuàng)造兩只翻倍基,一人支撐起超過全公司2/3規(guī)模的混合基產品。如今,李化松已經晉升管理層,精力難免被分散,管理規(guī)模也由226.17億元降至92.37億元,當前在管產品數13只。
神愛前是保持“少而精”沉淀出的一匹黑馬。自2021年以來,神愛前的管理規(guī)模從1.79億元暴漲至99.88億元,目前仍處在上升期。
從2022年的表現來看,神愛前還并沒有正式躋身百億經理級別,收益排名也下降至中下游水平。
睿藍財訊出品
文章僅供參考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來源:機構派(ID:jgpai666)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