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周一),開盤指數走弱,滬指下挫跌逾2%,深成指跌2.35%,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2.62%。兩市下跌個股近4300只,煤炭、旅游、食品等跌幅居前。
值得注意的是,6月15日3023的政策底,在開盤五分鐘后便被跌破。
截至發(fā)稿,滬指盤中最低下探至3008點,距離3000點整數關口僅有8點。深創(chuàng)二指早盤再刷新低。
市場分析
對于當前的市場除了信心,什么政策面利好,技術面超跌都沒用,現在的信心比黃金還重要。
然而信心是要建立在預期的基礎上,預期比信心還重要。
那我們對于未來的市場預期又當如何呢?我們都知道股市的上漲的邏輯是要建立在經濟向好的基礎上的,這就要從當前及未來經濟上來分析了。
當前對經濟造成重要影響的因素有三個,第一是疫情,第二是戰(zhàn)爭,第三是黑天鵝。
疫情當前已經是阻礙經濟發(fā)展的最主要的原因,經濟才是股市的驅動力。近期大資金都對二季度的經濟形勢保持警惕。我國GDP增速雖然在2022年1季度回升,但回升勢頭并不穩(wěn)固。
今年2季度我國經濟增長可能有二次探底的風險,這風險來自因疫情而生的新一輪供給沖擊。
再看一下當前疫情的發(fā)展情況。目前上海最為嚴重,并且沒有見到明顯好轉的跡象;其他地區(qū)隨機爆發(fā),新聞最新報道,北京確診21人,其中朝陽區(qū)密接1230人。
三年了,新冠從未遠去,并且離我越來越近了。要問疫情啥時候消失,只能說一句天知道。
戰(zhàn)爭對于經濟的影響。以俄烏兩國特別屬性,對于經濟的影響主要在于上游原材料的價格上,此外就是糧食了。
對于這場沖突何時會結束,俄烏似乎并做不了主。美國目前需要一場戰(zhàn)爭來緩解國內矛盾,預測一下,沖突結束可能要等到美國中期選舉結束后了。
至于黑天鵝,在國際經濟形勢整體下行,我們又不可能現在出臺過于寬松政策,且不清楚美聯儲在搞什么事情的情況下,政策底和市場底還有較大距離。
以上簡單的概括了對經濟影響的三個主要因素,相信在看不見的地方還有其他對經濟掣肘的點,以至于對市場預期表示悲觀,信心不足。
我相信我們的股市未來會更好,但絕對不是現在。
機構觀點
中信證券:市場情緒已回落至2018年以來低點附近,當前指數中長期配置性價比凸顯
以成交擁擠程度的結構特征判斷,近期資金流出主要來自游資和散戶,從估值、申贖和倉位判斷,機構端資金調倉和減倉處于尾聲,市場情緒已回落至2018年以來低點附近。
主要指數的動態(tài)市盈率也已回落至2010年以來25%分位以下,其中主要藍籌指數處于2018年以來10%分位以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當前指數中長期配置性價比凸顯。
預計全年穩(wěn)增長目標不變,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季報披露結束,美元如期加息三因素落地,基建、地產和消費三主線在5月有望迎來同步復蘇,中期修復行情漸行漸近,建議繼續(xù)緊扣穩(wěn)增長主線,堅定布局估值低位和預期低位品種。
中金公司:A股情緒指標“磨底”,尚需等待更為明確的拐點出現
當前市場特征:1)從交易層面來看,市場近期成交對應換手率水平已經接近2%左右,處于歷史低位,產業(yè)資本凈減持規(guī)模也出現較明顯下降;
2)從估值來看,經歷調整后滬深300的股權風險溢價再度接近均值上方1倍標準差,接近2020年3月低點的估值較極端水平;
3)從市場行為來看,前期有相對表現的穩(wěn)增長風格出現補跌跡象;
4)政策方面,近期央行、證監(jiān)會、銀保監(jiān)會、外管局等多部門就近期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環(huán)境都有積極表態(tài),堅決維護經濟和市場穩(wěn)定。
我們認為目前在政策、估值、資金、行為信號方面已經部分顯現底部特征,基本面信號結合當前的增長環(huán)境,可能尚需時間等待更為明確的拐點出現,我們依然維持目前市場處于“磨底”期的判斷,雖然短線市場可能仍有反復,但中長期來看機會逐步大于風險,對于后市表現不必過于悲觀。結構上,我們認為低估值“穩(wěn)增長”領域仍具備一定配置價值,關注消費領域自下而上的擇股機會,制造成長風格可能仍需靜待時機。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