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網絡上發(fā)布視頻,稱春節(jié)期間收到了“山寨”零食大禮包:拆開其中一袋,里面只有幾粒零食,有一些甚至是空包裝,網友笑評“這是買空氣送零食”。笑談之外,反映出的問題值得深思:“山寨”食品背后涉及哪些問題?消費者該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食品外包裝相似配色、字形以假亂真
(相關資料圖)
春節(jié)假期結束不久,廣東河源的鐘女士拆“山寨”大禮包的視頻在網絡引發(fā)熱議。鐘女士介紹,過年很多親戚送禮,其中一個大禮包是紅色包裝,看起來跟“旺旺”差不多。后來想打開吃的時候才發(fā)現,有一些食品拆開包裝袋后里面是空的,有一些里面只有七八粒零食,也有多一點的。
外包裝與知名品牌的大禮包幾乎一樣,紅色包裝上面印有標志性的娃娃圖案,但因為零食太過敷衍,鐘女士這才發(fā)現,自己收到的是一包“山寨”食品。
鐘女士:我當時想,怎么會這樣子?然后仔細一看,發(fā)現它不是“旺仔”,是“旺?!保云饋淼目诟幸卜浅2缓?,就像那種過期的食品。
△某品牌的山寨大禮包
“山寨”食品是指在名稱、包裝等方面與知名品牌非常相似的產品,比如大家經常拿來舉例的“康帥傅”方便面、“小白兔”奶糖、“雷碧”飲料、“9個核桃”等。這些品牌通過類似的配色、相似的字形或者讀音類似的名稱混淆視聽,很多消費者如果不仔細看,甚至不知道自己買到了“山寨”產品。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執(zhí)法二中隊中隊長馮強說,近年來,多地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針對“山寨”食品進行過多次檢查與打擊,“山寨”食品的生產與銷售如今有了新的變化。
△某品牌的山寨餅干
“山寨”食品開始網上銷售也流向了偏遠農村地區(qū)
此外,這類“山寨”食品也逐漸向網絡銷售渠道延伸,或下沉至更偏遠的農村地區(qū),出現在大集、廟會等流動攤點上。
某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農村廟會集市是臨時性集中消費場所,具有食品經營主體流動性大、問題食品售賣較多、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弱等特點,這些原因導致農村食品安全治理一直是我們監(jiān)管工作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也是一項艱巨的長期任務。
△“小白兔”奶糖
近年來,各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也在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機制:例如將農村廟會集市食品安全納入常態(tài)化監(jiān)管;制作廟會監(jiān)管示意圖;建立廟會監(jiān)管臺賬;每逢廟會、大集,安排專人對經營者實行登記等。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山寨”食品多來自黑作坊、“三無”廠家,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維權存在困難。
陳音江:一種情況是,“山寨”食品經營主體本身不具有生產資質,生產這種假冒的“三無”產品違反了產品質量法甚至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另一種情況是,“山寨”食品廠家確實是具有合法生產資質的經營主體,只是在外包裝上仿冒了別人的標識,更多的是一種不正當競爭的行為,涉嫌侵犯同類商家的合法利益,同時也可能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網絡銷售的某飲料包裝幾乎和另一品牌的包裝一模一樣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執(zhí)法二中隊中隊長馮強認為,執(zhí)法人員、經營者、消費者三個主體要共同努力凈化市場,保障食品安全。
1、監(jiān)管部門要加大普法宣傳和監(jiān)督檢查力度,讓消費者認識到“山寨”食品的危害性,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同時讓不法商家承擔違法成本。
2、商家要主動參與進來,為消費者提供質量合格的產品。
3、消費者要提升自我保護意識,積極維護自身權益。在發(fā)現食品安全違法違規(guī)行為時,收集好相關證據,及時撥打12315或者12345投訴舉報電話。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