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jīng)全媒體記者郝佳琪上海報道
近期,歐洲氣價顯著下行。根據(jù)倫敦洲際交易所(ICE)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年初以來,歐洲基準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價格跌幅達到51%,在本周前三個交易日穩(wěn)定在40歐元/兆瓦時左右,與俄烏沖突爆發(fā)前夕的價格基本持平。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孫霞在接受南方財經(jīng)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眾多因素利好歐洲氣價回落。歐洲近期天氣較暖,同時部分歐洲國家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罷工,造成停電現(xiàn)象,導致歐洲供暖、供電需求下降。另一方面,雖然管道天然氣進口下降,但液化天然氣(LNG)進口渠道更加多元化,同時供應量也比較充足。
(相關資料圖)
不過,對于今年冬天,歐盟仍然面臨一系列的考驗:替代能源發(fā)展情況、經(jīng)濟復蘇狀況、相關制度法規(guī)以及天然氣需求能否削減等都可能影響其能源安全,為能源市場增添了不確定性。囤氣量遠超歷史均值
卓創(chuàng)資訊(301299)天然氣分析師馮海城告訴記者,2022年歐洲天然氣價格偏高,對于工商業(yè)需求形成了抑制,導致用戶紛紛尋求其他替代能源以及取暖方式,使得整體天然氣需求下降。同時,去年冬天開始之前,歐洲積極補庫保障了天然氣的供應水平。
事實上,歐洲在天然氣存儲方面捷報頻傳。
歐盟理事會提供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3年3月底,歐盟天然氣存儲量為55%,遠高于去年同期的26%。同時,大多數(shù)歐盟成員國都有天然氣存儲設施,其中德國、意大利、法國、荷蘭和奧地利五國的存儲容量占歐盟總容量的三分之二,歐盟的目標是在今年冬天到來之前使天然氣存儲量達到90%。
摩根士丹利本月早些時候表示,除非LNG進口放緩,否則到8月底儲氣量就可能達到100%,歐盟天然氣存儲前景比較樂觀。
國際能源署(IEA)對此評論稱,盡管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供應急劇下降,但歐盟仍能夠將其儲氣庫填滿,且存量遠遠超過歷史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確保各成員國的天然氣儲備,歐盟規(guī)定,沒有儲存設施的國家應將其國內年天然氣消耗量的15%儲存在其他成員國的庫存中,并且可以使用這些儲備。
歐盟理事會表示,這一機制加強了歐盟天然氣供應的安全性,同時分擔了部分國家的財政負擔,并敦促儲量較低的成員國與較高的成員國展開合作,以確保其儲備。今冬“氣荒”會否再現(xiàn)?
根據(jù)標普全球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去年俄羅斯對歐盟管道天然氣出口量比2021年減少了一半以上,只有620億立方米,但由于暖冬的到來以及天然氣庫存充足,歐盟成功挺過了冬季的考驗。然而對于今冬的用氣高峰,歐盟還能否安然度過?“氣荒”會否出現(xiàn)?
對此,受訪專家表示,這取決于多重因素,包括替代能源發(fā)展情況、經(jīng)濟復蘇狀況、歐盟氣候變化相關制度以及氣候等。
孫霞指出,由于此前天然氣價格過高,歐洲重啟“燃煤時代”,利用燃煤發(fā)電代替天然氣。另外,芬蘭、瑞典等國在規(guī)劃新的核電開發(fā)項目以緩解能源緊張,疊加歐洲海上風電等項目也不斷發(fā)展,因此替代能源種類較多。
事實上,考慮到安全問題,4月15日德國關閉了國內最后三座核電站,正式結束了長達60多年的核電生產(chǎn)。但是由于俄羅斯輸氣量銳減等現(xiàn)實情況,歐洲很多國家并不打算和德國走同樣的道路,它們重新制定和調整了核電政策。法國、英國、比利時等國開始重新審視核電作用,芬蘭一座裝機容量1600兆瓦的新核電機組在4月16日投入正常運行,這對于平衡天然氣需求起到利好作用。
但另一方面,孫霞認為,如果整個夏季歐洲能源供應較為充足,此前有所松動的減碳計劃可能會再次加緊。如果歐洲對碳排放配額等進行改革,可能會影響冬季天然氣市場的供需。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歐洲今冬天然氣市場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歐盟的政策,存在不確定性。
對于歐洲會否出現(xiàn)“氣荒”,馮海城較為樂觀。她分析稱,供給方面,美國目前的天然氣庫存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超30%,作為一定程度上的“全球LNG調峰資源池”,這對全球天然氣市場有著較強的平衡作用,對歐洲自然也是利好。此外,2023至2024年度的供暖季開始之前,歐洲需要補庫的LNG采購量將遠低于去年,同時簽訂了少量長協(xié)進口合同以保障LNG供應,因此供應將會得到很大保障。
“雖然對于LNG的采購可能比去年低,但是由于補庫的必要性,可能會拉高國際LNG現(xiàn)貨價格,但是這一價格應該不會高于2022年?!瘪T海城告訴記者。
需求方面,由于目前天然氣價格并不算低廉,以及出于對經(jīng)濟復蘇的擔憂,預計歐洲工商業(yè)需求或維持較低迷的水平。同時,2023年氣候可能偏熱,也將使得冬季供暖需求有所減少,預計歐洲今年出現(xiàn)“氣荒”的概率不大。
然而,在削減天然氣需求方面,歐盟的前景仍不太樂觀。
歐盟委員會能源事務專員Kadri Simson表示,歐盟能否順利過冬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需求的減少,雖然歐盟在能源供應多樣化上取得了重大進展,減少了對俄羅斯的依賴,但預計未來幾個月全球天然氣市場仍將緊張,所以歐盟必須持續(xù)減少對天然氣的需求,這也有助于實現(xiàn)天然氣存儲的目標。
IEA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歐洲國家的天然氣需求僅下降了約3%,但如果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供應完全停止,且LNG供應不足,預計歐盟將需要削減8%的天然氣消費量,這一任務仍然艱巨,也為今冬能源形勢增添了不確定性。
展望未來,馮海城認為,歐洲核電、風電及水電能否正常發(fā)揮作用,對于天然氣的需求及價格也會產(chǎn)生相應的影響,整體來看,缺少了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供應的歐洲,整體能源形勢依然十分脆弱。
標簽: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