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一場直播中突然“消失”后,曾被譽為“帶貨一哥”的李佳琦已沉默許久。
然而三個多月后,這位“帶貨一哥”卻再度開啟了直播帶貨,言辭行動雖比此前低調許多,但直播熱度卻依舊火熱,再度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
(相關資料圖)
李佳琦低調復出
9月20日晚,李佳琦被發(fā)現再次出現在淘寶直播間,并現場帶貨銷售了多個品牌的產品。期間有數據顯示,截至21點15分下播,直播間在兩個多小時里收獲了超6300萬的總觀看量?;蚴且驗樵缭缡垠涝缭缦虏サ木壒?,大量粉絲都在之后吐槽稱“根本搶不到”。
按照李佳琦下播前的說法,“今天很多貨品準備得非常倉促,很多品牌也沒有那么多貨”“后面有一些貨更少”……此外有消息顯示,沒有事先在微博、微信預告,但微信朋友圈的傳播速度十分迅猛。
在直播間內,不少觀眾都在詢問其這幾個月停播的原因,但李佳琦和助理旺旺都對此閉口不談。
資料顯示,李佳琦此前最后一次直播是在今年6月3日,在放送過程中突然中斷,隨后其官方微博回應稱“非常抱歉,今晚因為我們內部設備故障無法繼續(xù)直播,大家早點休息”,自此之后便長期保持沉默狀態(tài)。隨后,這一說法引來了大量網友質疑,認為若是單純的設備問題,不應該三個多月都無法恢復,因此猜測其直播違規(guī)的消息也越來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一周前,就有坊間傳聞稱李佳琦會在“9月20日回歸”。按照當時的說法,李佳琦會在9月20日微博發(fā)聲,隨后出現在復工復產的公益活動現場,直到10月20日“雙十一”啟動,李佳琦才正式露面直播。只是到了如今,李佳琦的微博消息仍停留在6月3日的“設備故障無法繼續(xù)直播”,反而直接開始了帶貨直播,與爆料內容存在出入。
直到眼下復播,李佳琦依然對停播原因三緘其口,也引得外界一些傳言相繼出現:有網友猜測他迅速下播是因為此前違規(guī),被平臺限制了直播時間;有網友則開始爆料,表示聽說李佳琦這次復出只持續(xù)到雙十一,之后便將退居直播二線;也有網友分析稱,這次直播效果這么好,品牌方平臺方信心恢復,他似乎不太可能告別直播。
天眼查數據顯示,李佳琦目前持股或任職的16家企業(yè)均為存續(xù)狀態(tài),涉及電子商務、文化傳媒、管理咨詢、網絡科技等領域,其中6家工作室由李佳琦擔任法定代表人并由其個人獨資,包括海南琦美文化傳媒工作室、上海愷望品牌策劃工作室、上海李佳琦文化傳媒工作室等。
其中,由李佳琦99%持股的上海琦才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人間嗩吶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均為1000萬元人民幣,而他100%持股、99%持股的上海遇標文化傳媒工作室、上海愷望品牌策劃工作室、海南琦美文化傳媒工作室、上海爵醒品牌策劃工作室等,注冊資本則為100萬元。除前述16家企業(yè)外,李佳琦還間接持有上海妝佳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鎂麒(上海)化妝品有限公司2家公司股份。
此次李佳琦復出后,國金證券發(fā)布研報評論稱,頭部主播直播間產品美妝品類數量占比高,大促期間占比約為80%左右。當前時間點李佳琦再次開播,預計將拉升淘寶的大促的爆發(fā)力,以及對上架直播間的品牌的銷售產生積極拉動。
無論如何,“雙十一”即將到來,相對低調的“帶貨一哥”又會有何動作,也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
此前帶貨主播“翻車”不少
不得不說,近幾年停止直播帶貨的頭部主播已不在少數,且每次類似消息曝出時,總能引發(fā)外界關注。
回顧此前,李佳琦、薇婭、辛巴、羅永浩被稱作直播帶貨界的“四大天王”。然而稍微盤點,帶貨女王薇婭于去年12月陷入偷逃稅風波,被稅務部門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13.41億元,隨后直播活動宣告終止;前快手一哥辛巴則在2020年由于假燕窩事件被立案調查,不僅可能面臨15年有期徒刑,還因此成為外界口誅筆伐的目標;而唯一沒有曝出“意外”的羅永浩,也在今年6月官宣“退網”,以“再次埋頭創(chuàng)業(yè)”為由,迅速淡出直播間……換言之,曾經的四大天王一度“全軍覆沒”。
除這些“頭部大佬”外,其他走上帶貨道路的主播們同樣頻頻曝出事故:曾志偉直播賣酒,卻在首日賣出超千萬元超高銷售額后,被不少網友質疑收到“假酒”;陳小春和舒暢在直播間“秒殺”9.9元的金條,隨后被發(fā)現是“包金塑料”;潘長江直播帶貨賣酒,卻被發(fā)現“促銷價高于原價”,隨后被央視點名批評,稱其推銷說辭如同玩笑。
這種背景下,近年來監(jiān)管對于直播帶貨也是逐漸趨嚴。
今年6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lián)合印發(fā)《網絡主播行為規(guī)范》,旨在引導網絡主播規(guī)范從業(yè)行為,強化社會責任,樹立良好形象,將有利于提高網絡主播隊伍整體素質,治理行業(yè)亂象,規(guī)范行業(yè)秩序,通過規(guī)范管理進一步推動網絡表演、網絡視聽行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彼時業(yè)內有分析指出,門檻的提升將會過濾掉一些“冒牌”主播,強化從業(yè)者的紅線意識。如何引導網絡主播從流量為王到內容至上。未來,網絡主播要在直播內容和質量上下功夫,提升視頻內容寬度、厚度與深度,用積極向上的內容吸引觀眾,運用合法正確的方式提高自身關注度。
不過,雖然監(jiān)管逐漸完善,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仍然被看好。國金證券近日分析指出,政策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fā)展的大方向下,電商平臺多舉措助力消費恢復。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直播相關企業(yè)53.47萬家。近10年來,我國直播相關企業(yè)注冊量逐年上升。2021年新增18.45萬家,同比增長239.42%。2022年上半年,我國新增直播相關企業(yè)18.01萬家,同比增長197.61%,接近去年全年。
說到底,帶貨直播作為一門生意,正常推銷不僅沒有問題,還能得到政策紅利;但如果帶貨過程缺乏底線甚至違法違規(guī),生意再大再火爆也會有“翻車”的一天。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