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室外冷風嗖嗖,在明水縣永興鎮(zhèn)新華村村委會辦公室內,一群人在熱烈討論著,主題是土地托管簽約。
在辦公桌前,村民施井龍滿臉欣喜地看完土地流轉合同書,鄭重地在合同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他把土地托管給秀平玉米(大豆)種植合作社,今年是他第二年選擇土地托管。把土地托管合同簽好后,他就能放心地外出打工了。
在土地托管簽約現場,村民白吉春簽下了30畝地的托管合同。“我家今年托管種植大豆,每畝給合作社交納230元費用,其余的我啥都不用管,沒事還可以在合作社打零工掙錢,這又是一筆收入。”白吉春簽完合同,把6900元的托管費用交到合作社會計手中。

土地托管,村民有“賬”算嗎?合作社理事長鄭秀平介紹說,種地成本低、產量高是土地托管能持續(xù)的兩大要素。去年全村土地托管2860畝,涉及40戶村民。“秋后算經濟賬,每畝比農民自己經營增收510元。今年,從17日開始簽約,一天時間就簽約2200畝,預計比去年的數字還要高。”
據了解,土地托管不僅讓農民省力,更讓農民省工、省錢。土地集中托管后,通過農資聯采直供、規(guī)?;瘷C械化作業(yè)和訂單預約,生產成本降低了;規(guī)?;B片種植、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畝均可增加200斤左右;實施訂單農業(yè),糧食銷售價格每斤可提高0.2元左右。
近年來,明水縣扎實推進農村土地托管管理,以發(fā)展土地適度規(guī)模經營為目標,以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為動力,著力通過優(yōu)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等農業(yè)生產要素配置,不斷加快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步伐,加快土地托管,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土地托管的經營模式不僅為農民節(jié)約了農業(yè)生產成本,增加了效益,還騰出了富余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yè)。
新華村這場土地托管簽約只是開始,與此同時,備春耕的大幕拉開了……(高偉 全媒體記者 董新英)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