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隆基綠能公布2022年半年報,2022H1,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504.17億元,同比增長43.64%;歸母凈利潤64.81億元,同比增長29.79%;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64.05億元,同比增長30.58%;綜合毛利率17.61%。
其中22Q2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318.22億元,同比增長65.36%;歸母凈利潤38.17億元,同比增長53.23%,環(huán)比增長43%。
2022年上半年,隆基綠能實現(xiàn)單晶硅片出貨量39.62GW,其中對外銷售20.15GW,自用19.47GW;實現(xiàn)單晶組件出貨量18.02GW,其中對外銷售17.70GW(包括BIPV組件對外銷售87.35MW),自用0.32GW。
(資料圖)
其中二季度組件出貨11.58GW,外銷11.35GW,整體出貨量和盈利均有提升,預計今年組件出貨能達到50-60GW。
此外披露半年報的同時,還公布擴產公告,宣布擬投產107.5億建設鄂爾多斯年產46GW單晶硅棒和硅片項目。預計項目建成后公司硅片產能將達到150GW。
整體而言,上半年成績單符合市場預期,也可以說是平平無奇,沒多大驚喜。
隆基的現(xiàn)金流有所增長,主要是銷售回款方面順利。另外,存貨資產增長了19.6%,主要是因為Q2歐洲訂單達到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由于歐洲的結算周期問題,歐洲物流周期比較長,在途組件有4-5個GW,所以看起來存貨比較多。
此前因反規(guī)避政策的落地,導致隆基有部分貨物滯留港口,導致滯港倉儲等費用增長較多,上半年費用達到4.65億元,隆基的業(yè)務訂單受到一定干擾。
但在俄烏沖突導致歐洲能源價格大漲的情況下,歐洲市場對光伏的需求激增,隆基將銷售重心轉向歐洲市場。
近三年來,隆基海外收入占比越來越高,海外市場已成為隆基重要的銷售市場。另外,如今歐洲光伏的需求激增,而且歐洲并不覺得價格高。
所以近期通威中標的事情,也被市場看做隆基可能不太想做國內的低價單,畢竟做海外單利潤更高。
在電話會議上有人問道,通威這樣的巨頭,進入組件這個細分領域,公司如何看待?
隆基表示,不同環(huán)節(jié)的跨界中,各個企業(yè)還是要依靠自己核心的能力。例如15-18年,進入光伏行業(yè)的企業(yè)都能賺錢,但后面并不具備可持續(xù)性。
對隆基來說,長期我們有市占率的目標,但短期來說,我們還是要看是否能夠盈利,比如現(xiàn)在電池片1.3元,組件簽單到2元內,那都是不盈利,如果有人愿意去供,可以去供。
在明年隆基更高競爭力水準的產品落地后,還是可以拿回相關的份額,長期隆基還是把30%市占作為組件方面的目標。
但目前來看,光伏也遇到需求導致價格上漲和政策的矛盾點。
前兩天的文章中提到過,現(xiàn)在賣出歐洲的訂單比國內的訂單利潤高,那當然大家都想賣給歐洲,更何況歐洲消費者認為中國出口的光伏很便宜。
光伏組件越提越高,那國內綠電運營商是很難接受的,這反而在倒逼提高電價水平,跟降低企業(yè)社會成本相違背。
另外,近期提議要補貼工業(yè)用電,在這情況下,若電價水平上升,那肯定是發(fā)改委不想看到的事情。
但也不代表隆基非要搶低價單子不可,把海外的訂單做好,照樣有可觀的增長。但在行業(yè)趨勢如此內卷下,新技術的突破極為關鍵。
對于之前市場炒作的HJT技術來說,隆基認為比起現(xiàn)在過度路線的TOPCON、XBC來說,效率也不是高出太多,沒有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而且設備投資較高。
所以認為HJT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有可能落地,目前來看HJT經濟性上還不具備特別強的優(yōu)勢。
結語
在歐洲能源危機下,歐洲光伏需求大增,給供需關系緊張的光伏行業(yè)再添一個新的增長點。
但還是維持掌握上游原材料者為王的看法,隆基這份半年報平平無奇,也是意料之中,業(yè)績上想有突破點還是得看技術研發(fā)進度。
但李振國表示,如果明天是一個接近400GW的市場,那明年Q1硅料就不缺了,可能Q2價格就會下來,若明年真有400-500GW的市場需求,硅料價格Q2仍可能不會放松。
全球布局光伏的大趨勢下,需求就已到底了嗎?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