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0月18日訊(記者 馬祚波)截至10月18日,包括北京、上海、深圳、蘇州、南京在內(nèi)的22個重點城市中,已有13城完成了今年三批次集中供地,記者從中指研究院的最新報告中獲悉,從成交金額上看,3888億元的成交量同比小幅下滑11%。與此同時,南京將于10月19日舉行今年三批次土拍。
溢價、“熔斷”地塊占比有所下滑
中指研究院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目前已完成三批次土拍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杭州、武漢等13個城市,從這些城市的土拍情況來看,流拍率基本維持在7%-8%的區(qū)間,而“熔斷”地塊占比由一批次的接近30%降至三批次的15%,同時,溢價成交地塊比例也下降了15個百分點。
若考慮實際供應(yīng)情況,2022年三批次地塊的供應(yīng)面積相較于2021年三批次下降了31%。中指研究院的報告中透露,2021年三批次這13個城市累計供應(yīng)365宗涉宅用地,規(guī)劃建面4181萬平方米;而2022年三批次這13個城市累計供應(yīng)僅244宗涉宅用地,規(guī)劃建面2898萬平方米。
其中,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城市仍維持著較高的熱度,而此前市場較熱的深圳土拍下滑明顯,主要原因是三批次的地塊均不在核心城區(qū),剛剛完成土拍的廣州則有四分之一的地塊流拍。
南京19日32幅宅地舉槌
南京的土地市場表現(xiàn)如何?10月19日,南京將迎來今年三批次的32幅宅地亮相,起拍總價約279億元,分布在南京的城南、城北、河西、大校場、江寧等地。
就地塊的分布情況來看,市場人士認為多個板塊均有涉及,可以進一步抑制南京部分片區(qū)房價過高、房價倒掛等現(xiàn)象,尤其是加大河西新城等重點板塊和外圍副城的土地供給,可以滿足人口增加帶來的住房需求,從而進一步完善副城的功能品質(zhì)提升。
標簽: 萬平方米 實際供應(yīng) 市場人士
熱門